+收藏0     24 首页 / 上海

上海市同仁医院(上海市柔性医疗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杨广中院士团队2025年招聘博士后

时间:2025-04-02     查看:24 次    置顶

一、重点实验室介绍

上海市柔性医疗机器人重点实验室(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Flexible Medical Robotics,SKL-FMR)由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杨广中教授领衔,以复杂的生命体作为切入点,以柔性医疗机器人为载体,开展新型材料、柔性驱动、AI与智能化、影像与导航、生物光子学、仿生与生物混合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关。实验室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多学科领域创新交叉融合,面向脊柱健康、消化道健康、生殖与母婴健康、康复与辅助等重要健康问题,研发普惠化、智能化的新型医疗机器人系统。

二、博士后基本要求

1. 近三年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且具研究生学历,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非在职人员。

2. 在相关领域已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3. 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扎实的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背景。

4. 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三、博士后岗位方向

01微纳机器人方向博士后

1)岗位职责:

1. 从事新型微纳医疗机器人、纤维医疗机器人、新型微纳米生物材料、智能材料、微纳机器人精准操控等方向的科学研究。

2. 积极组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独立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

3. 协助指导研究生实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2)专业要求:

1. 取得或即将取得生物微纳米材料、MEMS、微流控、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微电子、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2. 具备微纳操作、微纳加工、细胞生物学、动物实验等相关研究方法和仪器使用经验优先。

3. 具有利用物理场驱动的微纳操作技术(磁控、超声、光镊等)研究经历者优先。

02生物医学与信息方向博士后

1)岗位职责:

1. 主导或参与临床队列设计、样本采集等,建立标准化实验流程,推动AI医学影像与多模态数据的整合研究。

2. 负责分子组学检测、医学影像数据分析、智能疾病诊断等工作。

3. 积极组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独立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

4. 协助指导研究生实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2)专业要求:

1. 取得或即将取得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2. 具有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与AI医学影像处理经验,或熟悉临床研究设计者优先。

3. 熟练使用C++/Python等编程语言,掌握PyTorch、TensorFlow等AI框架,熟悉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者优先。

03生物纳米材料、分析化学博士后

1)岗位职责:

1. 开发质谱芯片材料,包括纳米材料设计、表面功能化等。

2. 负责质谱芯片分子组检测分析。

3. 积极组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独立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

4. 协助指导研究生实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2)专业要求:

1. 取得或即将取得生物医学工程、化学、材料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2. 同时具备纳米材料合成、分析化学(质谱)实验经验者优先。

04生物光子学博士后

1)岗位职责:

1. 光子学传感原理研究:开展光学、微纳光子学、等离激元SPR/LSPR、太赫兹光学、表面增强拉曼SERS等前沿光子学技术研究,在光子学原理与超灵敏传感技术开展原理创新研究。

2. 生物传感技术开发:聚焦光学生物传感技术与器件、等离激元SPR/LSPR传感材料与纳米技术、光流控、微流控等生物传感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开展适用于即时检测与可穿戴连续监测器件的光子学传感方法研究,优化现有技术,提升传感性能与效率。

3. 医学传感器集成与优化:将开发的即时检测传感技术与可穿戴设备进行系统集成,对整个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调试与优化,提升设备的便携性、易用性以及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临床验证与数据分析:与临床机构合作,开展针对疾病诊断与健康监测的临床验证研究。收集和分析临床样本数据,评估生物传感与即时检测设备在检测疾病相关生化标志物方面的性能,为产品的进一步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5. 积极组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独立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

6. 协助指导研究生实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2)专业要求:

1. 取得或即将取得生物光子学、光学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2. 具有扎实的光学与生物光子学研究基础,在光学、微纳光子学、等离激元SPR/LSPR、太赫兹光学、表面增强拉曼SERS等领域有相关研究经验者优先。在光学生物传感、光流控、微流控等高通量生物传感技术方面有研究经历者将予以重点考虑。熟悉临床研究流程,具备从临床样本中获取和分析生化标志物数据的能力,有实际应用开发经验者更佳。

3. 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如光子学材料制备、传感器件加工、生物化学分子信号测量等。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能够运用Python、Matlab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熟悉生物实验技术,包括细胞培养、生物分子检测等,能够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和生化标志物检测实验者优先。

四、福利待遇

1. 全职博士后享受绩效待遇同上海市“超级博士后”。医院根据国家的规定为博士后办理并缴纳法定社会保险金,缴费基数、比例按上海市有关规定执行,提供免费公寓住宿。

2. 鼓励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超级博士后等各级科研基金或激励计划,鼓励开展国际合作和参加国际会议。

3. 在站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根据单位科研绩效管理办法获得相应激励。经考核和专家评议优秀者,优先考虑留院工作。

4. 共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流的学术声誉、先进的科研平台、卓越的学术生态和开放的科研环境。

5. 其他支持:协助办理落户等。

五、申请方式

1)投递方式01

符合岗位需求的应聘人员,通过上海市同仁医院官方网站“招贤纳士”栏目,2025年春招计划找到对应职位或复制以下链接进行投递。另将2-3位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其中1位是博士期间的导师,另1位是相关领域正高职称专家)及研究成果证明材料,发送至联系邮箱。

上海市同仁医院官方网站:https://www.shtrhospital.com/

上海市同仁医院在线招聘平台:http://rlzyweb.shtrhospital.com:19004/home?corpId=goocandvm4zi1n8aoeuxr1bb3gqk2gdcilekbd

2)投递方式02

有意应聘者请发送个人简历电子版(含相关证书扫描件)、2-3位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相关领域正高职称专家)及研究成果证明材料,以“简历+姓名+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的形式命名,发送至联系邮箱。

六、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21-52039999*76338(人事科)

18917129802 (徐老师)

19117120735 (温老师)

联系邮箱:

WMW7322@shtrhospital.com(温老师)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IXw8jtoYXMkh77mxZbmg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登录后可评论!
共有0 条评论【提示:恶意评论,恶意广告会被封号.】